近日,18岁的高中生小杨(化名)在40℃高温下打完篮球,狂饮半瓶冰镇可乐后,突然前额剧痛,摔倒在地呕吐不止。同学紧急拨打120。送医途中,小杨出现短暂视物模糊,所幸疼痛在15分钟内缓解。
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(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)急诊科医生排除脑出血后,确诊其为典型的**“脑结冰”——医学名为冷刺激头痛**。
神经血管的“冰暴反应”机制
当低于4℃的冷食(如冰激凌、冰饮等)瞬间冲击口腔上颚时:冷刺激触发上颚毛细血管急剧收缩(保护性反应),温度回升后血管反弹性过度扩张。上颚区域密布三叉神经末梢,血管异常舒缩被误判为“攻击信号”。信号经蝶腭神经节传至大脑,大脑错误将疼痛投射到前额或太阳穴。然而,疼痛感实际源自口腔,而非颅内。
这五类人最易被“冰袭”
**1.运动后大汗淋漓者:**此时血管处于扩张状态;
**2.偏头痛患者:**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更敏感;
**3.快速吞咽者:**狼吞虎咽比小口慢咽风险高10倍;
**4.空腹者:**胃部空着会加快冷刺激的传导;
**5.女性生理期或感冒时:**血管调节功能会暂时紊乱。
黄金自救四步(发作时立即执行)
1.吐出残留冷食,禁食任何冰凉物。
2.温敷:喝38-40℃温水,小口含漱后缓咽;用手掌捂住口鼻呼吸10秒,用体温加热上颚。
3.静待:坐位,背靠支撑物,严禁弯腰、摇头;闭眼深呼吸减少刺激。
4.计时:如果疼痛超过15分钟还没缓解,马上就医。
必须拨打120的五大危险信号
头痛时合并以下任一症状,立即拨打120:
专家提醒
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(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)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提醒:脑结冰本质是血管神经的良性反应,但夏季突发头痛需警惕致命疾病,预防核心是:
**1.三慢原则:**吃冷食时,注意小口、慢咽、含10秒再吞,让冷食在口腔前部回温。
**2.高危时段戒冰:**运动后、30分钟内、空腹时、通宵熬夜后。
**3.特殊状态防御:**女性经期、感冒发热期、偏头痛发作期,血管应激性倍增。
**4.疼痛≠疾病,**但异常疼痛必查因——当头痛超出“刀劈感”并伴随神经症状时,每延迟1分钟急救,脑细胞死亡率增加5%。
湖南医聊特约作者: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(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) 120急救中心 李泽湘
关注@湖南医聊,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!
(编辑92)